5月13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全体教师组织开展“GAI赋能育人模式变革”专题培训,通过观看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专题讲座视频、研讨交流等形式,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AI)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,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育人能力,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。
技术赋能教育:破解规模化与个性化矛盾
当前,生成式AI技术正重塑教育生态。如何在技术浪潮中坚守思政教育价值内核,成为本次培训的核心议题。闫寒冰教授指出,GenAI并非思政教育的替代者,而是助力价值引领的“数字助手”。他强调,教师需以课程理论为指导,通过“强反思、重迁移、提难度、控节奏、强评价”五步法引导学生辩证使用AI技术,避免“有成果、无成长”的依赖现象,同时警惕AI生成内容的“幻觉”风险,强化伦理审查与价值判断。
聚焦三大主题:重构育人模式
本次培训围绕“GenAI赋能教师”“教师指导学生使用GenAI”“教师赋能GenAI指导学生”三大主题展开,旨在推动思政教育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。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过度依赖AI问题,闫寒冰提出:“技术逻辑必须与价值引领辩证统一。思政教师既要善用AI破解大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矛盾,更要成为学生思辨能力与价值观塑造的引路人。”
守正创新:打造“AI+思政”育人体系
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,此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技术应用的边界与方向。参训教师表示,将结合课程实际,探索AI技术在案例教学、互动研讨、个性化辅导等场景中的应用,使智能技术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“倍增器”。
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AI+思政”创新实践,通过建设智能教学资源库、开发AI辅助评价系统等举措,构建“技术赋能、价值引领、知行合一”的高水平思政教育体系,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动能。